難分的廁所

與方孝忠做瞭幾十年鄰居的王志林,是5人小組的牽頭人。“他剛好比我小12歲,都是屬兔的,我們是‘兔子兄弟’。”方孝忠說。

7月23日下午,杭州市上城區清波街道勞動路社區新民村2幢1單元,記者試乘瞭這裡的電梯:平穩、安靜,走出廊橋,采光好!

對此,街道和社區幹部上門調解多次,召開瞭5次協商會,還是沒談攏,這讓工作人員頭疼不已。

“地利方面,我們單元的一二樓是朝馬路的商鋪,三至七層是住戶,施工條件比較好。”王志林說,最重要的是人和,整個單元60%以上的人都同意,且沒人反對,才能啟動項目。

作為參觀考察團成員之一,方孝忠參觀時和廠傢負責人閑聊,他將小區情況、施工環境和擬采用電梯的規格告訴對方,對方口頭報價是50萬元。

徐利民說,工作室名稱源自西湖新十景“湖濱晴雨”,既是對濱湖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深厚歷史文化底蘊、淵源的體現,也蘊涵著“民情晴雨表”的意思。

■杭州上城區清波街道新民村2幢1單元加裝的新電梯 杭州日報供圖

方孝忠說,原先那傢報59萬元,現在這傢50萬元,?5層住戶平攤,就不是少出一兩千元的問題瞭。“雖然還沒最終確定哪一傢,但畢竟多瞭一個選擇,目前我們正等廠傢的正式書面報價。”

2009年,市委辦公廳帶著“如何讓民主促民生政策落地”的課題,到湖濱街道調研。而在2007年至2008年,就在湖濱街道的光復路148號,發生這麼一個事件。“當時杭州有個為民辦實事的庭院改善工程。”徐利民說,光復路148號是一幢5層的老樓房,原來每三戶共用一個廁所,後來政府出錢改造,在過道兩邊新建瞭兩個廁所,每戶都可專用一個廁所。

盡管已經80歲,但方孝忠身子依然硬朗。接受采訪時,他從腋下夾著的小皮包裡,拿出筆記本和筆,筆記本裡記著加裝電梯“5人居民小組”商議的記錄。

徐利民向記者講述“湖濱晴雨”工作室的前世今生,以及當年在杭州轟動一時的光復路148號廁所分配“難產”的故事。

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不僅體現瞭城市的暖意,也是創新社會治理的豐富細節。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也有經驗教訓。

“大傢的事,商量好瞭再辦”,杭州市政府部門、居民、社會組織多方協作,發揮基層民主協商作用,解決群眾傢門口的煩心事,這是杭州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的生動縮影。

徐利民說,“湖濱晴雨”工作室的前身,是杭州市委辦公廳的“社情民意信息直報點”和市委宣傳部的“社會輿情信息直報點”,都是單方面匯報,缺少互動。

與此同時,街道社區牽線搭建多層次協商平臺,不僅讓居民有地方說話、有辦法商量,街道社區也有更多途徑做通思想工作。新民村裝電梯,低層位置用觀光梯樣式,避免影響采光,三層以上改用鋁板,避免反光幹擾生活,都是吸收民意商量出的辦法。過去常常談不攏的經費分攤問題,也商量出居民普遍接受的“階梯遞增式”出資比例。

原來每三戶共用一個廁所,後來政府新建兩個廁所,每戶都可專用一個廁所,但怎麼分廁所難以統一意見,通過媒體公開後,形成瞭公共事件,全市人民參與討論。

三單元的加裝電梯項目,6月啟動,現已到報價階段。“目前而言,我們具備瞭天時地利人和。”王志林說,首先是天時,今年上城區的加裝電梯工作全面鋪開,政府幫助解決瞭資金扶持一大難題,電梯安裝驗收通過後,政府對電梯各補助20萬元/臺。



杭州政府讓老百姓從幕後走向臺前,主動參與社會治理,從此前意義上的“被管理者”變為直接參與城市治理的“決策者”,形成瞭“今日關註”“公述民評”“我們圓桌會”“杭網議事廳”等“四問四權”民主決策機制。

杭州在城市治理上越走越順。從小巷改造到西溪濕地綜合保護,從小紅車(公共自行車)到小紅帽(杭州志願者)……黨政部門、企業、高校研究機構、媒體、市民等各界力量,共同攜手成為這個城市傢園的建設者。

各個城市特點不同,方式也更多元化。東莞外來人口眾多,社會治理更加復雜,尤其要善用媒體,善用公眾平臺,疏解民意。以更開放的胸懷,讓政府和民眾在平臺上發表觀點,相互碰撞,找出共性,求同存異,避免聽證會變成一言堂,避免政策硬落地,傷害政府形象。

新情況倒逼政府探討新思路,提高城市治理效率。政府讓老百姓從幕後走向臺前,主動參與社會治理,從此前意義上的“被管理者”變為直接參與城市治理的“決策者”。

由於政府在城市治理中所處的特殊地位,難免會假公共利益之名行機構私利之實,從而也不能保證每一項政府決策都符合市民的利益和願望。

“學杭州 提品質”系列報道之七

去年底安裝的5層新電梯,為已經30多年樓齡的老小區增加瞭新能量,這也是杭州首個竣工驗收的加裝電梯項目。

由於歷史條件所限,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建造的一些多層房屋大多未裝電梯,居住在這些房屋裡的老年人,上下樓成瞭難題。

平海公寓某棟三單元加裝電梯,牽頭人組成“5人居民小組”,民情議事員參與其中,按照“老百姓的事商量著辦”的原則,推動事件妥善解決。

善用公眾平臺疏解民意

徐利民說,配合市、區、街道做好老小區加裝電梯工作,也是“湖濱晴雨”工作室的工作內容。7月17日,工作室組織“民情議事員”、居民代表等前往電梯廠參觀考察。“電梯是怎麼生產的,可不可靠,老百姓親自去看,才有直觀感受。”

廁所分配事件的教訓,就是政府本是為民辦實事,結果好事沒辦好,解決民生問題,政府不能一頭熱,一定要民主促民生。

但是,過程並非一帆風順,這主要涉及到各樓層費用分攤問題。“涉及到自己利益,要增加幾百塊錢,大傢都要討價還價,如果一下子增加一兩千元,心裡就更不舒服瞭。”方孝忠說,電梯廠傢第一次報價61.4萬元,他一看不對,稅率是10%,對方解釋是按照建築類標準算的,他反駁電梯屬於特種設備,文件規定是按照5%來算,談判中就這樣把價格壓到59萬元。

大傢的事情大傢辦!杭州共建共治共享經驗有哪些值得東莞借鑒?

但是三戶人傢各執一詞,有的說傢裡面積大,應該優先選;有的說廁所在窗戶正對面,影響采光通風,應該優先選;還有的說應該按照就近原則選擇,難以統一意見。??????????

在創新社會治理格局上實現新突破。拓展外來人口參與社會治理的有效途徑和方式,完善城鄉社區民主選舉與協商制度,引導群眾有序參與管理社區自治事務,進一步發揮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實行大傢的事情大傢辦。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是我們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徐利民說,那段時間,參與調解的工作人員甚至落下一個毛病:“晚上一閉眼,腦子裡想的就是148號的廁所分配問題。半夜起來上廁所,坐在自傢馬桶上,也在想,究竟怎麼樣才能讓居民滿意呢?”

後來,這個事情經《杭州日報》連續15天報道,並搭建市民參與民主協商的平臺,一起探討這個事情;上萬熱心市民為解決分廁所問題參與投票,匯聚成三種解決方案供3戶居民選擇。最終,3?戶人傢相互之間作出實質性讓步,並簽瞭協議。

徐利民說,廁所分配事件的教訓,就是政府本是為民辦實事,結果好事沒辦好,解決民生問題,政府不能一頭熱,一定要民主促民生,大傢舉手同意瞭才竹北月子中心比較行。

結合這個案例,杭州市委辦公廳、上城區以及湖濱街道經過一年的醞釀,2009年12月28日,“湖濱晴雨”民情民意工作室正式成立,搭建瞭黨委政府、媒體、專傢學者和市民群眾四方聯動的社會輿情信息收集報送、民情研判和民主協商平臺。

方孝忠正向工作室主任徐利民匯報:前幾天工作室組織大傢參觀考察福州的電梯廠,他們報價50萬元,之前另外一傢電梯廠的報價是59萬元,一下子省9萬元,每層住戶平攤下來,能省不少錢。

陳奶奶說,以前走上五樓要七八分鐘,現在20秒鐘就可以到傢門口,“第一次坐電梯時,和當年住上新房一樣高興。”

老小區裝新電梯

為瞭方便老人出行,市政府把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列入年度“為民辦實事”十個項目。2017年11月30日,杭州正式出臺《關於開展杭州市區既有住宅增設電梯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瞭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按照“業主主體、社區主導、政府竹北頂級月子中心引導、各方支持”的原則。

■“湖濱晴雨”民情民意工作室主任徐利民,正在和民情議事員電話溝通工作(特派記者 鄭傢雄 攝)

讓市民參與社會治理

■“大傢的事,商量好瞭再辦”,這是杭州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的生動縮影(特派記者 鄭傢雄 攝)

他們籌劃的是給湖濱街道嶽王路社區平海公寓樓加裝電梯,這裡也是方孝忠的傢。徐利民說,加裝電梯,關乎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但做起來沒那麼簡單,涉及到樓上樓下費用怎麼分攤,電梯會不會影響房子質量、采光等問題。

浙江財經大學城市治理創新研究中心副主任倪建偉說,十九大報告創新性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其核心在於構建全過程、廣范圍、多渠道的公眾參與機制。

隨著城市發展,多元化、復雜化的社會環境對以往傳統城市治理模式、理念等都帶來強烈沖擊,新情況倒逼政府探討新思路,提高城市治理效率。

“決策過程是由少數部門的少數人決定,無論如何都難以保證科學性和合理性,難以體現各階層公共利益。政府與民眾之間信息不對稱引發的民眾對治理政策消極抵抗,這也是對政策資源的極大浪費。”倪建偉說。

作為“湖濱晴雨”工作室的“民情議事員”,方孝忠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自己所住的平海公寓某棟三單元加裝電梯的事情上。

浙江省公共管理創新案例的四屆評審結果顯示,杭州市在公共管理創新方面的實踐走在前列。在11個市申報的606個案例中,杭州申報瞭133個,占比22%;獲獎的96個案例中,杭州14個,占比14.6%,在杭州的這14個案例當中,關於共建共享的就多達12個,占比85.7%。五個共建方面的獲獎項目包括瞭開放性決策、民主民生互動平臺、權力清單、我們圓桌會、企業社會責任評估。

杭州也因此收獲諸多榮譽:中國十大協調發展城市(榜首)、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多次第一)……

數讀杭州:

——摘自市委書記梁維東在市委十四屆六次全會上的講話

汪建良/制圖

記者手記

原標題:大傢的事情大傢辦!杭州共建共治共享經驗有哪些值得東莞借鑒?


杭州市在公共管理創新方面的實踐走在前列。不論是政界還是企業界,不論是學術界還是傳媒界,他們感覺自己是城市的主人,對城市有信心和責任心,希望參與城市治理。

政府也願意讓老百姓從幕後走向臺前,主動參與社會治理,從此前意義上的“被管理者”變為直接參與城市治理的“決策者”。無論是裝電梯還是分廁所事件,最後能妥善解決,均是社會多元參與推動的結果。

圓滿的結果帶來的是信任,民眾和政府相互信任一旦開頭,便形成良性循環,會潛移默化到文化裡。記者采訪接觸瞭各種不同階層的人,切實感覺到杭州人的信任。他們沒有對城市滿腹牢騷,也沒有帶著疑慮接觸媒體。

東莞時間網訊 (特派記者 李金健)7月24日上午,“湖濱晴雨”民情民意工作室。

與此同時,要積極培育鄉賢文化,鄉賢是本地文化的核心階層,需要讓優秀的鄉賢去影響更多的人。

《杭州市2017年老齡事業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7年底,杭州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167.18萬人,占總人口數的22.16%。到2020年末,將達到24%以上。戶籍80周歲以上高齡人口預計超過30萬,高齡化比例超過18%。


新浪新聞公眾號

更多猛料!歡迎掃描左方二維碼關註新浪新聞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竹北月子中心收費

帝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竹北產後護理之家推薦


arrow
arrow

    sloatesadfj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